我不知道我的同龄人对待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我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吧——怕,当然,这种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爱。物极必反之,我也是从他身上得知的,爱到了极致并不是恨,却是怕。
这种感觉在没有见到孩子之前是没有想到的。那时的我在心理年龄上还属于“无知少女”,怀孕时的想法很单一:只盼早点解脱,心想只要生出来就好,生出来就可以全权移交给万事可解的老妈,而我就照做回孑然一身的我即可。但这个念头在儿子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完全破灭了!在医院的病房里,老妈拿着奶瓶四处询问:“那个……刚生下来的孩子要吃多少毫升的奶啊?他已经吃了10毫升了,还能再给他吃吗?”而躺在病床上四肢麻痹、头脑清醒的我,当时的感受无异于先遭石化、后遭雷击,说直白点,那完全是怪兽已经出现而奥特曼却没有来的心情!
这种心情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无数次的被唤醒,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妈并不是万能的,起码她带孩子的“战术”早已在“敌情”(我年龄的不断增长)的变化中发生了质的改变。虽然我也知道,可能有点滞后,但也不得不羞愧的承认,从此刻起我才渐渐懂了,爸妈不能负责我的整个人生,而真正属于我的人生也随着儿子的降临华丽丽地拉开了序幕……
记得在儿子出生一年以后,我写过一篇文章予以纪念,名字叫《给刘泽》,后来因为要在报纸上发表,报社的编辑把文章的名字改为《我生命中的另一部分》。尽管那个时候我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心情,却不得不慨叹编辑的预言能力,因为这真的可以概括后来我对待儿子的大部分感受,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它还缺一个形容词,说全了,儿子真的是我生命中至关生死的一部分。
还没有升级为父母的人可能会觉得我的说法有些夸张,这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写《给刘泽》的时候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触,只是在动情处写道:对你的爱是那样深埋在血液里,自然而然,流淌全身。此刻才恍然,原来这就是母爱,爱你就像爱着自己,只因,你本就是我的一部分。
这种血肉相融的感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体会的,很难明确。也许是从他第一次叫“妈妈”开始,也许是从他第一次伸出小手抚摸我的脸开始,也许是从他那掺杂着我和老公痕迹的五官轮廓越来越清晰开始,也许是从他的表情越来越像自己的童年回放开始……总之,不知不觉中他已将我的所有情感和全部生命攥到了他那稚嫩的肉乎乎的小手心里!
这种感觉很奇特,描述的具体点,很像《黄金罗盘》里的人与身边的“Demon”之间的关系,在《黄金罗盘》的世界里,每个人的身躯和灵魂是分开的,身躯以人的形象出现,而他们的灵魂却寄居于身边的“Demon”体内,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在战斗的时候,人们往往只需要射杀“Demon”,而后旁边的人就会灰飞烟灭。“Demon”的英文本意是魔鬼,但在这部电影里人们都叫它“灵兽”。
这部片子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了,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不正是作为身躯的人,而我的那只“小灵兽”也已经出现并且在我身边生活了好几年。他不但承载了我的灵魂还成为了我骨肉相连、至关生死的一部分!
“小灵兽”牵扯灵魂的效应体现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他发烧了,我整夜难眠,觉得放在火上煎的是我的身体;他摔倒了,我感到好痛,觉得那狠狠跌在地上的,是我的心;他与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我万般苦恼,反复思考要怎样教他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他遇到了伤心事,我倍受折磨,恨不得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心里的伤痕抹平。
前几天,他因为我制止他吃糖而用力拍了我一下,我的脑海里立即蹦出了两个声音,一个说,拍了就拍了吧,你还真的能跟小孩子较真啊?另一个说,不行哦,小孩子要尊敬长辈这是基本礼貌,不教好的话人品是要跑偏的哦!于是,我挣扎了一下,还是忍痛“教训”了他一小下。而他大概是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这么记仇,过了这么久还记得他之前的行为,并且还“还手”打他?于是便放声而哭。屋子里的老公听到了儿子的哭声,想想还是不应该马上插手妈妈教育儿子的行为,而当他两分钟后走出来准备“劝和”的时候,发现妈妈居然跟儿子“抱头痛哭”,而妈妈一边流眼泪,一边斥责着:“你还敢不敢打妈妈了?”当然,此时妈妈的气场已经荡然无存!
我也时常检讨自己的在乎和心软,并且清楚的知道,这样的情感很累。有时,过分的在乎会转化为一种恐慌,恐慌到害怕在他身边,希望老妈把他带到内蒙老家去住一段时间,希望可以做到“不见即可不念”。当他真的被父母带走了,我却如同失了魂一样,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只有每天不停的打电话询问他的状况。
我也检讨过在他身上强加了太多自己的想法,害怕他长大心理成熟后的不认同。因为我信奉“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行为”,觉得现代价值观里的“成功的意义”很荒诞,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既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享受而要比赛呢?所以,我没有给他做过早期教育,也不打算给他安排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各种课程,我只想把我所品味出的生命的意义传授给他,但愿他能平凡而快乐、平安而充实,最终找到填饱肚子的途径和满足精神的方法。
其实我知道,再怎么检讨也没有用,我这一生是无法放开他了。我甚至跟老公提过,等儿子考大学的时候,我也要去考他们学校的研究生,除了深造我所热爱的国学理论,顺便监督他儿子是不是没去上课而在宿舍里打游戏?是不是没上晚自习而去跟女朋友约会了?(这个想法当然换来了老公的白眼,因为这些事他都做过)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对我的“小灵兽”说:人生与游戏一样,总是在行走的路上积攒着“经验”,不断“升级”,不断遇到各种人和事,不断去完成各种“支线任务”,不断学习新的“武艺招式”,然后利用不断增加的“成长值”和逐渐强大的“装备”来克服不时出现的小困难和定期恭候的“大boss”。但是,不要怕,往前走,因为一路上有我在你身后,为你提供补给、输血疗伤,当你转身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着对你说:你好,我的小灵兽……
文/图 集团党办 刘迪